【文学周刊】华藏寺的老浦生面杨庆鸣说来也巧,去年9月2日,在华藏寺附近的十八湾“老浦生面”店买了面,时隔一年,今天路过,又去造访,买一斤潮面,三斤干面。无锡南、西面方向,分别有2家生面店非常有名,顾客常慕名去买生面。南面是许舍里的生面,在雪浪山脚下,面是干的,一袋约2斤左右,10元。面很有劲道,在锅里下面不会烂,有咬劲,因而受顾客欢迎。西面有家十八湾面条“老浦生面”店,因在华藏寺附近,为便于称呼和好记,大家都叫华藏寺面,其实非华藏寺里的面,而是离华藏寺附近500米左右的一家老浦生面,就在一处部队驻地东侧。这家“老浦生面”店,是一家祖传的小作坊店,店主姓浦。驾车到达华藏寺附近,那儿有一条隐秘的小路,招牌先看到写有“面”字的木板,挂在树和电线杆上,不算太醒目。好酒不怕巷子深,尽管难找,很多人愿意到这里买生面。如果第一次去,很难找到,因为路口无标识、无广告。这里环境好,面向太湖,两面环山,树木耸立,花草芬芳,空气清新,店门口是晒干的面摊在长长的板上。附近山上空地种了丝瓜、南瓜和蔬菜。这家老浦生面,是祖传下来的手艺,至今已是第三代,为一个生面,传承“百年好面”,过去是纯手工制作,现有台轧面机,属半机械化、半手工制作,工艺并不复杂,家里几口人,每天就齐心凝神干一件事,可谓专注、专心、专一。来这里的顾客络绎不绝,都会买上几斤,自己吃或送亲朋好友,分享面的味道。很多客人是专程从城里赶来,有开车的,也有开小电驴的,据说还有骑车来的。老浦生面亮出牌价:潮面3.50元一斤,干面一包3斤17元。做面也很辛苦,绝对不比“双推磨”里的嫂嫂叔叔轻松。每天都需要起早摸黑,做面条赚的是辛苦钱,且是微利,一天要加工2000斤面粉,工序6道,为增加劲道,可多轧几遍,下午开始晒面。为丰富品种,满足健康营养的消费需求,老浦生面还增加了胡萝卜面、蔬菜面、鸡蛋面等品种,随顾客喜好选择。全国各地的面,种类多达上千种,面食文化大有讲究,如西藏色面条、青海尕面、兰州牛肉拉面、宁夏蒿籽子面、陕西biang biang面、四川担担面、山西刀削面、武汉热干面……附近苏州的三虾面、枫镇大肉面做的很精致,神韵极致,吃了还想吃。无锡许舍和华藏寺面,做的是干面(也有潮面),居然,也是如此响档,为江苏省“名特优”小作坊、无锡市“锡食名坊”名特优小作坊,名声已在外。我愿他们在本邑再做响、做大、做强,成为美食精品,能代表无锡面食文化,成为面中的“金字招牌”。作者简介杨庆鸣,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、无锡市作家协会理事、无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;《江南文化》《无锡酒文化》编委。已出版文学作品《一得集》《耕读草堂漫笔》《湖边散记》《闲云望溪月》《乡野清音》等6本。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50余篇,95万字,其文学作品多次获散文创作奖。关于江南文化播报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,讲述江南,播报江南的公众号,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《江南文化杂志》,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,以文会友,欢迎关注传播。投稿信箱:[email protected]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